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5312(2015)14-0030-01
从笔法、墨法、结构、章法过渡到笔性墨情,再过渡到传达书者的性情及人格,书法的艺术内涵更加丰富,承载着的历史文化内容也愈加厚重。看上去由平淡而简单的纸张、书写工具、线条、表达方法等汇集成的书法承载了中国人太多不平淡、不简单的喜怒哀乐、生活感悟、人格映照,于是书法几乎变成了中国人表现人格的方法,甚至成了中国人的精神归宿,到今天未变。
1、书法的美学意象
第一,思维意象标示着书法艺术呈现出感性特点。通过汉字的线条线构,书法作为呈现艺术的物质载体,虽然在形式上具备绘画物象的抽象性,但依然是直接诉诸感官的形象。线条的形象是直接的,但其中蕴含的美却是间接呈现的,通过意象表达维持书写者、赏析者的思维感性。第二,书法艺术功能的每个环节都贯穿着意象性。在创作书法的过程中,书写者需要通过意象方法表达出认识自然、体验自我,将它们转化成书法艺术。实体意象的力,加上形式意象的点画、结体、书体、品评一般意象与特殊意象,通过风格意象具体化哲学精神的艺术美学,从而全方位分析书法透过意象展示的本质。对于书法创作而言,书法的美学意象意义非凡。
2、写意性书法――当代书法创作走向
虽然有少数书家继承了当代书坛的写实性书法一派,在临摹和继承传统名碑名帖上拥有扎实非常厚的功力,前中期作品带有相当的临摹痕迹,后期作品有望将原有些格局打破。但,书法创作的主流走向非常可能是写意性书法,他们反感在书法创作中过度依靠碑帖的临摹和继承,更有甚者把临摹的作品讥为奴书,且他们也反对任意书写而毫无继承。写意性书法具体是指书家在好的传统继承的基础上能较明显地突出个人的才情和风格,书法作品拥有较强的抒情性和较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其代表有周永健、穆棣、启功等。写意性书法创作的显著特征是在扎实深厚的继承上尽可能忘记名碑名帖,依据书法美学及书法创作的规律等进行书法创作。
一是写意性书法创作要对汉字的美学价值进行充分挖掘,仔细探究汉字拥有些美学规律,看重临摹、继承传统的名碑名帖。在临摹办法上,写意性书家结合创造性临摹和复制性临摹,在继承传统方面涉猎广泛、博采众长,而不再局限于少数几家,力图做到名家与个体的融会贯通,从而形成独具个性特点和艺术魔力、艺术表现力的书法风格。二是写意性书家重视体现线条的美,特别是线条的质感,他们甚至在创作书法的过程中专门对线条进行训练,丰富单独线条的美学意象,提高其艺术表现力和魔力。三是写意性书法创作看重书法的时空特质,在看重线条空间布局上更看重关照书法的时间维度,促进线条在时间维度里的艺术表现力愈加高纯。四是写意性书家更重视丰富书法的文化内涵、传达书法的人文精神,通过创作书法努力提高个体的学识、品格与修养等。五是写意性书家更重视在书法创作中传达个每人格与性情、书法个人情感。书法创作致力于在书法个人情感的同时表现自己特有些艺术魔力。
当代社会物欲横流,人心浮躁,但大家的精神依然需要寄托,缺少宁静的沉思和心灵的洗涤,缺少精神重返自由的空灵境界。对于深谙书法之道的人来讲,以书法为寄托精神的媒介,相信可以做到心灵的洗涤,可以获得精神自由。在洗涤人的灵魂、提升人的精神、塑造人完善而独立的人格、改变并教化社会风气等方面,书法的任务责无旁贷,且书法也能胜任。
千年书法、千年艺术、千年提炼和升华,促进书法的表现内涵、艺术特质日趋丰富。书法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充分地解释出书家修养个人性情与写意性书法创作的当代进步走向。至于少数现代人忽略传统,完全凭着一己想象而涂抹的书法,即所谓的嬉皮士书法,它是艺林的糟粕,必然会伴随社会的进步而遭淘汰。对于学院派书法,也仅仅会以文化现象、许可而在肯定的时间里存在,不会获得太大的进步。学院派书法只是中国书法的形式要点跟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的少部分重合,如此的艺术的进步空间狭小,也会渐渐让人们抛弃。因此,书法艺术在当代完成其拥有些艺术以外的社会功能,主要的书法艺术形式就应是写意性书法。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中的核心,它在自己艺术价值的达成及艺术外的社会功能的发挥的基础上将引领中国的其他文化,一同组成能影响并能进一步深化当代社会精神的艺术。
目前,写意性书法在其形式特质的基础上通过写书法艺术来传达精神实质,致力于写人之意境、抒人之性情。对当代中国人而言,书法在重构与表现人格、在陶冶与抒发性情、在净化当今社会风尚与重建当今社会秩序等方面拥有些艺术特质、艺术精神等有哪些用途是惊人的。中国书法也将承载历史赋予它的独特艺术魔力,努力发挥美学视线中书法创作的现实意义。